近期,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向延锋汽车内饰系统(西安)有限公司发出了一份重要函件,内容是同意该公司享受优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(环评)分类管理试点政策,这一举措标志着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在西安高新区率先落地。
为了进一步推进环评分类管理的优化,提升环评审批服务的效率,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发布了《西安市优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》。在此背景下,西安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及行政审批服务局迅速开展行动,深入研究政策的内容,特别是在试点范围、试点程序、服务指导和执法监管等方面,确保充分理解并消化了相关政策。同时,相关负责人还亲自走访园区,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和宣讲。
3月30日,延锋汽车内饰系统(西安)有限公司在充分了解政策后,向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交了申请,请求将其“50万套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项目”纳入环评分类管理的试点项目。经过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综合评估,仅用三个工作日,该局便回复企业确认,该项目成为高新区首个享受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政策的项目。
延锋汽车内饰系统(西安)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:“以前,办理这种建设项目的环评手续大约需要一到两个月,而现在不仅节省了时间,而且还可以节约一到两万元的环评费用,真是个意外的惊喜。”
依据《西安市优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》,可享受试点政策的项目主要包括塑料制品业、非金属矿物质业(例如玻璃制造和玻璃制品制造)、汽车制造业等四大类共十一类行业的建设项目。凡符合上述行业的建设项目,企业在获得立项备案手续后,可提出纳入试点的申请,审批部门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核,对于符合试点标准的项目,将予以豁免环评手续。
在这一过程中,企业无需耗费时间编制繁杂的环评报告,只需在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试点录入系统”中填写项目的基本信息,签署并上传申请表及承诺书,即可替代环评编制审查的全流程,这大大降低了前期的投入成本,有助于项目的快速实施。
与此同时我们的优势,高新区将加强对试点项目的选址、污染物排放、污染防治设施以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操作情况等方面的跟踪指导。在试点实施过程中,如发现建设单位提供虚假信息,高新区将立即取消其试点资格,恢复环评审批要求。